查看原文
其他

哪一刻,让你下定了决定要离婚?| 她故事

润甜 橙雨伞 2020-09-02

2019年底,百度百家她说栏目、磨铁文治与她故事工作室共同发起了“她故事写作计划”。


经历了疫情寒冬、春生盛夏,“她故事写作计划”共收到投稿7000余篇,这其中既有大时代下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,也有母女亲子间的家庭琐事;既有记录女性生活史的非虚构作品,也有天马行空的科幻小说。


“她”是田野中劳作的祖母、是小镇中走出的女同学、是难忘的闺中密友、也是让人又爱又恨的母亲。“她”是每一篇“她故事”的主人公,也是你我身边每一位真实存在的女性。


伞君特地挑选了投稿作品中的优秀稿件,集结成“她故事”栏目,每周六更新


现在,快来和伞君一起阅读她故事,品人间百态,收获女性力量吧!


 

《沉默的女人》

作者:润甜


 
他说,不要再抱怨了,做家务不会把人累死的。
他说,不要再存钱了,又不是要造火箭不需要存钱。
他说,不要再生气了,我爸妈又没有欠你什么。
她说,不要在一起了,我们离婚吧。

 
 
离婚,这个词曾经是多么触目惊心,此刻却像空气一样轻飘飘地浮在她的唇边,而其重量却又实实在在地压着她的喉咙,堵着她的心,让她再也说不出一句话了。
 
她真的累了,身体累了,心更累——那固执的心脏似乎只有不停地跳动,才能证明它的存在。
 
她曾经说过,她的字典里没有这个词。
她曾经偷偷嘲笑过,那些大龄未婚的女同事。
她曾经在心里质疑过,那些“被离婚被抛弃”的女人。
 
现在,她除了不甘地垂下头,悲哀地在心里偷偷看着自己,嘲笑自己无能,讥讽自己愚蠢,无能为力。
 

 
她是个传统的女人,安居乐业是毕生的追求,可惜这两样都不如意,甚至是糟糕透顶。
 
光鲜体面的工作,其实阴暗面重重,前半生的一腔热血被职场的乌烟瘴气磨光,工作中一次次强硬地发声,却换来一次次职业打压。后知后觉,虽明哲保身但失去了实现梦想的筹码,同流合污成为了那些她曾经嗤之以鼻的可怜之人。
 
完美搭配的家庭,其实矛盾无休无止,对婚姻的期待慢慢被浑浊的现实搅地心灰意冷,一次次的原谅并没有换来男人的改变,她却在平淡粗糙的日子中截短了自己的志气,渐渐失去了自己的声音和地位。
 
但,即使时代迁移,即使矛盾重重,即使尖刻的生活刮得她心疼滴血,她依旧咬牙死守着这坟墓一般的婚姻,坚信着“哪有那么多浪漫,都是责任使然”这老一辈人的谆谆教诲。
 
直到她疲惫到再也扶不起这摇摇欲坠的世界。



 
除夕夜照例是回男人的老家。说是男人老家,不如说是她的房子,因为当年拆迁换房子时,男人手里只有2万块,连瓷砖钱也凑不够。虽然不同意老人家一心想住大别墅的想法,但是考虑到老人都一把年纪了,也是看在这个家的份上,她也拿出了全部积蓄,从买房到装修,尽心尽力想让公婆满意。毕竟这么多年了,他们还是不怎么待见她,机会难得得好好尽孝心。
 
今年难得不值班,和男人、女儿回家过年。男人在厨房忙,她和女儿坐在沙发上讨论学校里发生的事情。因为工作繁忙,难得和女儿交流交流,她惊讶于女儿的成长之快,思维之敏锐,虽然很多想法前卫新颖,但她也知道时代变化之快,年轻人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也正常,过些时候再和她分析分析利害关系就好了,所以表面上也怀着尊重的态度和和气气地交谈着。何况除夕夜是团圆佳节,为了一点小事闹别扭也是糟心不顺的坏兆头。
 
平日里在家做事忙得屁股都着不了板凳,现在坐在自己买的沙发上,她心里十分惬意自豪,对自己颇为满意,即使生活中多多少少有些不愉快,为了这样幸福的时刻,似乎也是值得的。
 
七点多,终于开饭了,男人的厨艺其实胜过她,只是实在很少在家吃饭,所以女儿和她都很难尝到男人的手艺。女儿看着各种各样和饭店类似的菜品,甚是惊讶,忍不住夸奖起来。不过她觉得,对于女儿那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还是显得过于激动了,女孩子还是端庄矜持一点好。
 
除夕夜在谈笑中愉快地度过,年夜饭即将结束,最让女儿开心的事情就要来了——发红包。虽然已进入移动支付时代,但是比起拿在手里有厚度的红包,微信界面的那一串数字显然逊色太多。男人先发,女儿、爸、妈,接着还是男人发红包,女儿、爸、妈。只是,这是替她发的。
 
其实一个人发就够了,她也没要求男人帮自己发红包,因为两个家里的开销其实都是他们平时在支出,老公公虽有工作但是宁愿存银行也不愿意花自己的钱,老家杂七杂八的费用都是男人在平衡,去年还应老人要求买了一部几千块的智能触屏手机。女人过年过节即使值班不回家,也带很多老人爱吃的年货回来,怎么算都是超出红包数额的,都是一家人,尽孝心也不是只有过年才可以表现,这些场面上的事情不需要太在意,公婆应该知道这一点的。但是男人为了自己的面子还是这样做了,她也没有制止,只是笑笑没有说话,而女儿的红包她在下午看电视的时候就已经塞给女儿了,女儿也没有起哄再要。
 
这时老公公提到了第二天拜年的事情,自己二女儿想来拜年,要男人准备一下饭菜。
 
女人从小就听说,大年初一除了街坊邻居和自家人,不接受外人的拜年,否则有坏事发生,二姐虽是老公公的女儿,现在都有孙子了,也算是另立门户了,因此她表示反对。
 
对此女儿表示虽然不理解,上网一搜发现确实有这样的风俗,也就尊重了这一说法,“反正除了初一都可以的话,姑姑她们也没必要非赶着明天来不可吧。”
 
而老公公坚决反对,扬言自己已经决定好了,不允许再更改。其实他老早就看不惯儿媳的这些习俗规矩了,自己女儿要来自家拜年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,要是听她的话回绝了,传出去多丢人,自己面子往哪搁。
 
女人还想再劝慰一下,虽然她自知在家说话没有分量,但是她还是想为了这个家多说几句。考虑到是除夕夜,她也只是拐弯抹角地隐晦地讲,不敢多言,怕败了兴致。
 
哪知道老公公勃然大怒,毫不顾忌颜面,劈头盖脸骂起来:“你算什么东西?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和我讲话?我想怎么办就怎么办,你管不了我!你在你家姐妹面前说说就算了,跑到我家里来指手画脚,你算什么东西?过年过节看不见你人影,也不给个一块二毛……”话音未落,他把筷子一搁,酒杯一倒,蓦地起身走向客厅,一直到走出饭厅还时不时回过头来骂骂咧咧,语言污秽难听。
 
男人却漠然没有开口,老婆婆也是习惯性地沉默,女儿在一旁听呆了,茫然不知所措,缓过神来后冲了她爷爷喊了一句:“爷爷你今天怎么回事?别吵了!”
 
她始终都没有作声,默默地吃完了饭回楼上自己的房间去了。
 
晚上睡觉前,男人从楼下看完电视回来,他始终都没有开口和她讲话。女人心里很委屈,一想到想大年三十碰上这种事,就越想越糟心。回想前几个小时发生的一切,简直像在做梦一般,从她进男人家门开始,公婆虽不待见,但至少说话还算和气,后来没有为家里添孙子,他们虽有怨言,背后时常挑拨离间,倒也没当面说什么难听话。要说乡下人说话粗俗,她也可以理解,她不也是乡下人么。但这样难听的话她却是第一次听,老头子的话在她心里不断地回荡,言语之难听,她越想越憋屈,不过她还是想着农村人读书少,嘴巴脏点也就算了,婆婆也是一辈子做了公公的受气包,她不为自己说话也可以理解。
 
但是就连女儿都知道老公公今天说话实在是过分,作为丈夫,男人却什么也没有说,她顿时心生凄凉,愤怒于他的不作为,悲哀于自己的地位。
 
关灯的时候,她鼓起勇气问男人:“你爸今天怎么了?”
 
漆黑中,男人沉默了很久,不过,最终她还是等来了一句话:
 
“我爸年纪大了,说什么就听着吧,你那套理论……根本也是无稽之谈……再说,你确实没给过我爸妈什么五十一百的。”
 
那一刻,原本就风雨飘摇的世界,裂开了一切。

 

 
公公婆婆不待见她,她知道。
 
他们看见的是开车把一家子带回来的儿子,是把大包小包往家里拎的儿子,是在厨房忙来忙去的儿子,还有——那个什么也不会做,两手空空坐在沙发上休息的儿媳妇。
 
他们看见的是装修房子的时候操办了一切的儿子,是自己生病的时候穿梭在各个科室的儿子,是过年过节手一撒大方给红包的儿子,还有——那个整年看不见人影,小气吝啬的儿媳妇。
 
公婆把自己的儿子捧上了天,以为全世界都是自己儿子建造的,却没看见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女人,那个精心管理全世界的人。
 
女人平日在家操劳着全部家务,家里连灯泡坏了也是自己买;上班忙得连轴转,还要忍受着糟糕的工作环境;省吃俭用,过年连一件新衣服都舍不得买贵。因为平时工作忙,假期和女儿、男人都不同步,很少回家看看,因此和公婆有些疏远。但是她一直想要弥补这一切,凡是家里有的、凡是给自己妈妈买的,她都买一份让男人带回去。婆婆跟儿子打电话说睡不着觉,她在网上订了一个泡脚盆寄回去;公公说肠胃胀气,她上班的时候联系医院的朋友领着男人和公公去挂号排队;过年过节因为考虑到要回老家,总是提前买好双份的菜……一切都因为公婆的不待见而做得更加努力和用心。
 
这样的她,帮家里换了三次房子,买了新车,不论公婆待自己如何,始终把他们尊为上宾。
 
对她而言,世界就是这个家。
 
可是作为这个家的最大投资方,她在家依旧抬不起头来,不论她多么用心努力,依旧不讨喜欢。
 
公婆不喜欢她已经认了,如今连男人也开始嫌弃她。
 

 
别人可以看不见她的付出,但是他不能。
 
这么多年了,他依旧不能习惯偶尔回到家时发现还有碗没有洗,不能习惯偶尔在阳台上发现还有衣服没有叠,不能习惯换季的时候沙发垫还没有换上新的,不能习惯发现了突然没有菜的冰箱,不能习惯女人每天都是素颜朝天穿着朴素的衣服,不能习惯她那套看似古板的中国规矩,不能习惯几乎每次放假她都值班,不能习惯过年过节她不给红包给他爸妈。
 
然而,他却习惯了吃完饭把碗一推窝在沙发上看电视,习惯了打完球把脏衣服随手扔在盆里,习惯了卫生间里有源源不断的抽纸,习惯了冰柜里一直都有的排骨和牛肉,习惯了永远干净的垃圾桶和一尘不染的地板,习惯了开她买的车,住她付首付的房子,习惯了过年过节将家里她买好的菜带回老家,习惯了自动忽略她的感受先考虑自己爸妈,习惯了先考虑女儿再考虑她,习惯了争吵后靠时间获得原谅,习惯了不攒钱无计划的生活——
 
或者说,反正她会规划好的。
 
女儿和她谈过几次:
 
不要再一天拖三次地了,
不要再坚持自己洗衣服了,
不要总是把煮破的鸡蛋留给自己吃了,
不要再一下子买好多新鲜的排骨和牛肉了,
不要再为了换房子节省自己的开销了,
“不要再考虑别人了,考虑考虑你自己吧,妈妈。”

可是从前,她从没觉得委屈。
从前,她觉得这一切都是她应该做的。
 

 
窗外,空无一物,只有无尽的黑暗,却惊人地令人向往。
 
屋内,照明灯简单纯朴地亮着,却让人心生厌恶。
 
她一个人失神地坐在沙发上,低着头,弓着背,稀疏的头发被汗泡湿,软塌塌地黏在额头上,眼睛细细地眯着,盯着手机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新闻。女儿提醒过她很多次,闲来没事不要老玩手机,学学化妆,练练瑜伽,听听音乐,烤烤饼干,做一些有意义的——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。
 
她不理会。
 
她的意义就在这个家里。
 
她的生活就是把这个家管理好,做好妻子的事,做好妈妈的事,做好儿媳妇的事。
 
如今,自她说出去那个词,她已经失去了这个意义,全部意义。

 

 
男人还呆在老家。
 
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已经在全中国漫延开来,作为医务工作者,她自然深知其中的严重性,虽然消毒液和N95口罩已经订购不到,但还是早早地在网上买了两袋医用口罩,准备留给女儿上学期间用。
 
男人自然是不知其严重性的,依旧在外面拜年,在老家招待客人,无论女儿和她如何苦口婆心劝说都执意要出门。男人骂女儿和她一样死板,过于迂腐谨慎。
 
虽然当地与武汉相隔甚远,又是小城市,外来务工很少,但是她还是不敢马虎,上下班路上在衣服外面套上了女儿的旧校服,回家也尽量少和女儿讲话,自己的手机壳更是每天都用肥皂洗一遍。
 
谁知,自初三开始男人有些喉咙痛,感冒加重后就回来休息,不再外出拜年。虽然大家都知道是普通感冒的可能性更大,但是家里的氛围还是顿时紧张了起来。女儿体抗力也不是很好,过了两天也感冒了,但是女儿也不敢随便猜测,也不敢多嘴,只是提醒男人吐痰注意用面纸包起来,最近也不要做饭了。男人有慢性咽喉炎,总是会不自觉地咳嗽,为此被逼无奈在几年前也把烟戒了。
 
对于善意的提醒,男人却认为女儿嫌弃自己,十分气愤,当天就开车回了老家,心想“省得传染你们了” !
 
自除夕夜后,女人一直都很心灰意冷,对于这样的家庭情况一直不愿多想,一心一意投入抗疫工作中,还好女儿比较独立懂事,思维开阔,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,反而一直宽慰她。
 
吃完饭后,两个女人在饭桌边讨论着开学的事情,女儿说暂时肯定开不了学,这么严重的情况,也没有口罩,谁敢出去上学。一听这话,她露出了难得的笑容,随后准备去橱柜里拿东西,一边神秘地说:“我有,过年之前在网上买的多呢……
 
……
 
“你拿过了?”
 
“没有啊……怎么了?”女儿跟着来到了橱门旁——
 
一袋口罩已经只剩4个。
 
她当场慌了,现在到哪里去买口罩啊?女儿也被吓哭了,不用说肯定是被爸爸拿回家了,可是就留四个给我们,也太少了吧,除夕回家已经带了七八个回去……
 
她那个已经裂缝的世界再一次受到余震而溃崩破碎。
 
女儿哭着打电话给男人,边哭边抽泣,而她只是冷冷地坐在沙发上,面无表情,也不说话,两眼呆滞地盯着手机屏幕,注视着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流逝……
 
她仿佛看见了自己,自己就站在这个时间轴上,一点一点地被推向前方,那里有什么,她不知道,只是无尽的黑暗让她喘不过气来,再回首望望身后,也是死一般的沉寂,自己为什么会走到这里,她也无从知晓。
 
女儿很痛心,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对于这样的事情如此麻木不理智,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居然这样不在乎她,那一刻她才发现自己是多么无知,在这个家里,女性的地位从来就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高。
 
如果,如果自己是个儿子,会不会一切都不一样了……
 
其实女人是知道的。在女儿9岁的时候,他们刚刚搬了家,浴室还没有装上热水器,她就带着女儿去街上的浴室洗澡,因为忘记帮女儿拿袜子了,就把自己袜子脱下来给女儿穿。结果自己第二天感冒的时候,男人却只是说:“要是你生的是儿子,不就是我带他洗澡了么。”
 
从那天起,她就知道了,男人原来一直也是重男轻女的,只是没有表现得像公公婆婆那么明显。

但是,她一直都很爱自己的女儿,她也没有奢望过什么。女人生孩子的时候大出血,坐月子期间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料理,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留下了一堆病根,所以她只希望自己和女儿能够平平安安地生活下去就好。她想给女儿一个健康温馨的家庭环境,因此每次吵架,被打的时候没有还手,被骂的时候没有回嘴。
 
她用这种安静的方式,沉默地守护着这个家。
 
她不知道的是——女儿都知道。
 
女儿知道父母感情不和,也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感情。“爸爸妈妈之间没有爱情,只是因为我的存在才有亲情”。这就是上个世纪典型的婚姻:
 
“感觉你还行,那就一起搭伙过日子吧。”
 
小时候偶尔听见隔壁房间的吵架声音还会哭闹和害怕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她越长大便越觉得这样畸形的家庭关系不应该继续下去,“自私地让妈妈一个人为我守护这个家承受这一切,太不公平”。可是女儿从没有戳破这一切,只是对她说,你们合不来,还是分开好。
 
毕竟对女孩子来说,知道那个人并不爱你总归是件很残忍的事。
 
“妈妈也是个可爱的女孩子,也需要人去疼。”
 
女儿一直很恨自己不是男孩子,自己的出生本就给妈妈带去了很多痛苦,还因为性别平白无故让妈妈遭了那么多罪。但无论如何,像个儿子一样去守护妈妈,这都一直是女儿的心愿,只是女儿从来都没有对她说出口。
 

 
女儿读过很多关于自由平等的书,对于尊重和独立的追求比她强烈地多。半年前她和男人闹矛盾的时候女儿就劝说过她,要她和男人离婚,“作为经济独立的女性没必要拖着这个不幸福的婚姻,离开他你会更加幸福”。
 
不,我不会。
 
她始终都很抵触这个话题,毕竟再不幸福,离婚一定是不幸的。
 
这也是她从未考虑过的,再加上女儿还没有结婚,单亲家庭的标签无形中对女儿就是一种伤害。尽管,作为新时代的女青年女儿并不在意流言蜚语,对于这种思想也嗤之以鼻,但她还是没有那个决心。
 
说到底,她还是一个软弱的人,离婚对她而言就意味着承认自己的失败和无能,或许女儿有那种气派,但是——她没有。
 
那个男人其实除了没有规划和过于愚忠愚孝外,对女儿也算不错。她也知道自己有很多本来就很失败的地方,相比于那个男人,其实也并没什么可骄傲的。相貌一般,性格固执,不善表达。从小死了父亲,姐妹很多,家庭经济条件自然也是很糟糕。虽然自己拼了命读书,找到了不错的工作,但是大龄女性在那个年代能找到男人已经算很好了,这个男人虽出身和她一样来自农村,没什么钱,但工作也算稳定。曾经,她幻想着两人一起打拼,同样可以创造美好的生活,因此还一度认为自己是幸运的。
 
结了婚才知道男人家里欠了很多债,一家人都不攒钱,公公婆婆一辈子过着月月光的日子,男人对人生也毫无规划。女人毕竟还是读过点书的人,也曾想过要离开,但是女儿的出生留住了她,可爱的孩子是无辜的,更何况这个孩子真的是她的命根子,她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离开这里的,她要给女儿一个家,给女儿希望。
 
但是那天黑暗中男人说的话,和他今天的行为,这一切都没法让她再重新鼓起勇气了。
 
既然他没法理解我和女儿,没法守护我们,那我为什么还要留在这里?
 
女儿说:“没有爱的地方,不是家。”

 

 
三月的阳光斜射进窗台,春天的暖风慢慢悠悠地飘进屋内,就像薄薄的茶香敷在鼻尖,让人不禁想要微笑着去抱抱这个世界,捏捏天上的云,嗅嗅眼前的风。
 
“口罩事件”过去了一个多月,全国疫情也在慢慢好转。女人家里的气氛虽有缓和,但依旧凝重,只要一提及那个男人,她和女儿之间的感觉就会变得令人窒息。
 
然而,在这样等待阳光重现的一个多月里,她在慢慢聚敛心中的微光。
 
二十几年来第一次,她和女儿认真地进行了平等坦诚地交流,她不再把女儿看成是不了解世界的小孩子,不再坚持让女儿去相亲,不再反对女儿学习韩语,不再把女儿的思维看成是不正常的胡言乱语。
 
对于自己,她不再重复提醒自己很失败,不再认为自己是衰老的是不可改造的,不再怜悯自己,她开始慢慢改掉消极的口头禅,开始学会自己搜索化妆品对比性价比。
 
对于这个世界,她在慢慢尝试敞开心扉,努力不让自己落后死板的思维和想法束缚自己。虽然时常也会冲女儿乱发脾气,埋怨自己,自暴自弃,懦弱地承认大半辈子的性格和思维无法扭转,但是,她会永远记得女儿的话:
 
“妈妈,只有你幸福,我的幸福才不会失去美好的光泽。就像你永远都会原谅我那样,我也不会和你计较。”
 
她把自己全身心地交给了这个外面阳光明媚的世界,努力工作,开始思考只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。
 
在女儿的推荐下看了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,在手机上下载了健身软件,开始尝试着每天背20个英语单词和一句古诗……
 
她的世界在一点点重建着,一切都在被赋予新的意义。
 
后来,每当她想到自己提出离婚的时候,她还是会想到,未来,周围一定会有人用那种眼光看她,就像她曾经看那些离婚的女人一样;她会想到,女儿一定会被某些同学嘲笑,或许真的会有人因为“单亲家庭”这个标签,就对女儿失去兴趣,就像对待田野上的杂草那样;她会想到,那个男人一定可以很快地顺利找到下一个女人,对那个人会比对自己好百倍。
 
可是,她不会后悔,因为她已经相信自己是优秀的,相信自己和这个世界可以同步变得更美好,同时她不再畏惧,她相信,女儿也不会畏惧。
 
从说“离婚”那个词开始,这个女人就不再沉默。
 
 
 
P.S. 本文图片来源《82年生的金智英》。


 点在看,支持作者☟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